中华金叶榆嫁接繁殖技术的研究

  
核心提示: 中华金叶榆,榆科榆属,系白榆变种。叶片金黄色,有自然光泽,色泽艳丽。叶为卵圆形,平均长3~5cm,宽2~3cm,比普通白榆叶片稍

 中华金叶榆,榆科榆属,系白榆变种。叶片金黄色,有自然光泽,色泽艳丽。叶为卵圆形,平均长3~5cm,宽2~3cm,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,叶缘具锯齿,叶尖渐尖,互生于枝条上。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很强,一般当枝条上长出大约十几个叶片时,腋芽便萌发长出新枝,因此金叶榆的枝条比普通白榆更密集,树冠丰满,造型容易。
  喜光、耐寒,不耐水湿,耐干旱瘠薄和轻盐碱土,萌芽力强,耐修剪。
  中华金叶榆观赏性极佳。 初春时的叶芽,似无数朵蜡梅花绽放枝头,娇嫩可爱,早早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;夏初,叶片变得金黄艳丽,格外醒目,将街道、公园打扮得富丽堂皇;盛夏后至落叶前,树冠中下部的叶片渐变为浅绿色,上部的叶片仍为金黄色,黄绿相衬,在炎热中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。在绿化上不仅应用于行道乔木的使用,而且还可以做为灌木修剪成各种形状,以及应用于绿篱和模纹图案。除用于城市绿化外,还可应用于山体景观生态绿化中,营造景观生态林和水土保持林。
 


1 材料与方法
1.1 试验材料
  (1)砧木材料:白榆、山榆
  (2)嫁接备品:聚氯乙烯棚膜、嫁接刀、手锯、剪枝剪。
1.2 试验设计 
  本试验采用不同砧木和不同嫁接方法对金叶榆进行嫁接繁殖。砧木粗度在2cm以上,进行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,共设有6个处理,3次重复,每个处理每次重复嫁接50个接穗。
1.3 试验方法
  (1)选穗:对于春季嫁接而言(劈接、皮下接、嵌芽接),应在3月份选择生长充实、芽饱满的一年生枝条贮于冷库中待用。
  (2)接穗的剪截、浸泡及挂蜡:进行劈接、皮下接时,嫁接前将冷库中的枝条剪取成6~8cm长,带2~4个饱满芽的接穗,剪好后放在清水中浸泡12~24h,取出阴干后,进行挂蜡,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接穗水份蒸发,提高成活率。对于嵌芽接而言,取1.5~2cm带木质部的芽片,直接用于嫁接。
1.4 嫁接后的管理
  (1)检查成活率,解除绑扎物
  枝接一般在20~30天进行成活率检查,成活接穗上的芽新鲜、饱满继而萌动,接口处产生愈伤组织,随着温度的升高,芽开始展叶。待接口处充分愈合后,解除全部绑扎物。
  夏秋两季芽接在7~14天即可检查成活率,如果芽接成活,用手指触动接芽的叶柄,叶柄会很容易脱落,如叶柄干枯不脱落,是未接活的表现,可再补接。芽接成活的在翌年春季芽萌发前解除绑扎物。春季芽接,在检查成活率后,20~30天后即可除去绑扎物。
  (2)去蘖剪砧:对砧木萌蘖条要及时去除,一般每15~20天去蘖一次。去蘖可用刀片从萌蘖条下部向上削除,深达木质部;也可用剪刀剪去;不能用手掰,以免造成伤口过大,影响砧木生长。芽接树木在去除绑扎物,证明成活后,可在接口处上边剪去砧木。对芽接容易成活的树种,可进行一次剪砧;春季多风时,为防止大风吹折及首次嫁接死亡,可进行二次剪砧。
  (3)立杆扶直:嫁接苗长出新梢后,由于新梢生长过旺,而接口处并未完全愈合,故在风大的地方要设立支柱扶绑新梢,避免风折和枝条弯曲。
  (4)适时摘心:当新梢长至所要求的长度时,对枝条进行摘心,抑制高生长,促进加粗生长,同时也可促进分枝。
  (5)加强管理:嫁接苗成活后,后期养护管理也非常重要。要及时松土、除草和灌溉,促进嫁接苗健康生长。
  (6)病虫害防治: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,新梢由于较嫩,打药时要减少药量,缩小浓度,避免对新梢造成药害。


2 结果与分析
  金叶榆嫁接繁殖试验结果见表1,对其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。
 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,以白榆和山榆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均较高,就嫁接成活率而言,皮下接最高,劈接次之,嵌芽接最低。试验结果是否具有差异显著性,要对其进行方差分析(见表2)。
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,砧木间、砧木×嫁接方法间差异均不显著,但嫁接方法间差异显著,说明金叶榆选白榆和山榆做砧木均可,但选哪种嫁接方法,需进一步进行新复极差测验(见表3),观察其差异显著性。
  嫁接方法间差异显著性从表3可以看出,皮下接有良好的平均效应,成活率为96.67%,与劈接、嵌芽接之间的差异达1%的水平,说明金叶榆采用的嫁接方法以皮下接为最佳,劈接次之。


3 小结
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是决定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,嫁接成活率越高,接穗与砧木的亲和力越强。从上述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白榆、山榆和金叶榆的亲缘关系都比较接近,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,嫁接繁殖也应该根据砧木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嫁接方法,结果表明,白榆、山榆以皮下接为最佳。

付彦秋 王红 罗娜 (长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130062)

 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会员服务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