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洲紫罗兰灰霉病的防治技术

  
核心提示:非洲紫罗兰灰霉病是危害紫罗兰的常见病害之一。非洲紫罗兰灰霉病引起非洲紫罗兰叶、花枯死,病重时枝干腐烂,丧失商品价值。症

       非洲紫罗兰灰霉病是危害紫罗兰的常见病害之一。非洲紫罗兰灰霉病引起非洲紫罗兰叶、花枯死,病重时枝干腐烂,丧失商品价值。

症状

       非洲紫罗兰叶片发病先出现水渍状小斑,扩展后形成褐色病斑,不规则形,空气湿度大时呈湿腐状,反之呈枯死状。花被害出现褪色水渍状斑,湿度大时扩展快,引起腐烂,反之呈大小不同的褪色斑。茎发病引起分枝处腐烂。湿度大时病斑生白色霉层。

病原 灰葡萄孢(Botrytis cinerea Pers. et Fr.)

发生规律

        非洲紫罗兰灰霉病病菌在病残体、土壤中和其他物体上越冬,菌核在土壤中存活多年;由风雨等传播;该病有潜伏侵染的现象。该病发生与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,当气温在20~25℃,湿度在90%以上时易发病。

防治技术

1)栽培技术防病:及时清除发病部位,剪除后放入塑料袋内;如病部已有霉状物,病部套袋后再剪除;秋冬、早春应把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好,相对湿度控制在80%左右,尤其是连阴天后晴天必须及时除湿。加强调运的管理工作;及时清除败谢的花和衰老的叶片,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。

2)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可用扑海因、俊秀或甲基托布津喷药保护。

 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会员服务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网站地图